l 企业简介:
XX印刷厂是香港一家大型的独资公司,在广东清远、河源和深圳都设有工厂,主要生产高纸纸品盒和包装盒,是沃尔玛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性质,大部分工序主要依赖人手工操作。现有员工约6000人,产品生产周期短,数量大,交期急。生产效率不高。
2007年1月,我们应该公司老总邀请,对他们清远工厂包盒车间做生产管理现场诊断,我们现场了解到,包盒部用一条流水线组装B产品,我们计算了他们的生产总数,并发现流水作业对于该产品没有什么意义。同时还耗用电量。对此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和测量,提出了以下方案改用在大木台上开三个小组组装。通过几天的运行,发现比统水线要节约成本29839元,(按订单数200万计算),工序更改后,不同生产工序成本对照见下表:
1.人工成本对比(数据来源于生产日报表):
项目 | 产量(只) | 人数(个) | 总工时(小时) | 生产率(人/只/小时) | 效率上升 | 按订单量可节省工时 |
流水线 | 21060 | 29 | 246.5 | 85.44 | 62.1% | 8888.6小时×3.33元/时=29599元 |
大木台 | 41400 | 29 | 299 | 138.46 |
2.生产能力分析对比:
项目 | 产量(只) | 生产工时(小时) | 超声机(台) | 产量(只/小时) | 上升率(%) | 手啤机(台) | 产量(只/小时) | 上升率(%) |
更改前 | 21060 | 8.5 | 2 | 1238.8 | 23.78 | 4 | 619.4 | 23.76% |
更改后 | 41400 | 9 | 3 | 1533.3 | 6 | 766.6 |
3.耗电量对比:(经测1台超声机耗电0.518度/小时;流水线耗电1.0度/小时)
项目 | 超声机用电(度/只) | 流水线用电(度/只) | 总用电(度/只) | 按订单量计耗电(度) | 大木台节约用电(度) |
流水线 | 0.0005 | 0.0001 | 0.0006 | 1200度 | 400度×0.6元/度=240元 |
大木台 | 0.0004 | / | 0.0004 | 800度 |
由上面的案例我们知道,工序的更改对生产成本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经过全面的分析与核算,可能不会想到有那么大的差别.因此生产前应对工序进行分析.其作用还在于:
n 通过工序试验结果对比,来选择最佳的生产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率
n 决定工序的加工流程和次数
n 配置合理的工具或设备
n 预算产能和耗资
n 规范作业并使生产工序标准化
n 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其实,生产改进不仅仅是工序方面,而且更应关注能源资源方面的消耗,因为现在的能源资源的价格也是生产成本的关注点。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合适用流水线操作的,一定要根据产品的特性设计生产方式。一个不经意的改善,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