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在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购进的零部件和辅助材料一般要占到最终产品销售价值的40%~60%。这意味着,在获得物料方面所做的点滴成本节约对利润产生的影响,要大于企业其它成本—销售领域内相同数量的节约给利润带来的影响。采购的目标:
◎提供不间断的物料流和物资流从而保障组织运作;
◎使库存投资和损失保持最小;
◎保持并提高质量;
◎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当条件允许的时候,将所购物料标准化;
◎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所需的物资和服务;
◎提高公司的竞争地位;
◎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合作;
◎以最低的管理费用完成采购目标。
企业存在的核心问题:
◎所采购的材料/零件,滞后入库; ◎材料品质不良/不均,加工麻烦; ◎物料计划不完善,需要的物料不够,不需要的物料库存一大堆; ◎外协的产品品质不良率高,数量不足。
君合智联解决思路:
1. 准时化采购环境下的双赢供需合作关系

2.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
3.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
◎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实施并行工程,把用户的价值需求及时转化为供应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与功能要求; ◎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 ◎供应商和制造商经常互访; ◎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因特网技术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
4.供应商的激励机制
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供应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要体现公平、一致的原则。给予供应商价格折扣和柔性合同,以及采用赠送股权等,是供应商和制造商分享成功,同时也使供应商从合作中体会到双赢机制的好处。
5.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和手段
要实施供应商的激励机制,就必须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评价,使供应商不断改进。没有合理的评价方法,就不可能对供应商的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将大大挫伤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和合作的稳定性。对供应商的评价要抓住主要指标或问题,比如交货质量是否改善了,提前期是否缩短了,交货的准时率是否提高了等。通过评价,把结果反馈给供应商,和供应商一起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
通过咨询,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进一步加强采购、外协管理,采用ABC分析,实行重点管理方式; ◎以统计方法调查供应商、外协厂商不良品发生状况,确定重点管制厂家; ◎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以最有竞争性的价格取得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 ◎保持供应商的品质稳定和快速响应能力。
|